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革

第1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第2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2)依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消长变化及其影响。
第3题
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
第4题
第5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唯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材料三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四 中国军民自1937年起牵制和吸引了包括关东军在内的约180万以上的日军。停战时,日本在中国大陆仍驻有110万左右的军队,这个数目超过了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的日军总和,大约相当于全部海外日军274万人(不包括关东军)的1/2弱。侵华八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区伤亡人数之首。日本用于侵华的战费约121亿美元,相当它全部战费的35%。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第7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他首先把课本中要演示的教具摆放在讲台上,接着宣布考试成绩,然后开始讲授新课。很快,他便发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
(1)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
(2)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的有效措施。
第8题
A.两栖动物
B.哺乳动物
第9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塞尔维乌斯)命令所有的罗马人都进行登记并用银估价自己的财产,按照习惯宣誓所报各项均属真实,全部财产均已按最高价格估价……当所有的罗马人已申报财产的估价,他就会掌握记录,从而熟悉了大多数罗马人的情况及财产数量,建立了所有政治机构中的最好的政治机构,正像实际情况所显示的那样,这对于罗马人是最大的幸福源泉。这个机构是这样的:他把人口总数中拥有最高财产估价的人,即(每个人)财产在一百明那(希腊的货币单位)以上的人划入第一级。他把这些公民分成八十个森都利亚,命他们置备全套的武装……在战时,第一级战士位于方阵的前列。其次,他把其余拥有财产在一万以下或不少于七千五明那的人划为第二等级……他们在队伍中列于第一级战士中间。他把其余的人财产在七千五以下五十以上的列为第三等级……还有第四等级和第五等级…… ——带奥尼西《罗马古代史》 材料二 每户家长占有共有地限于500尤格,如有儿子,则其子尚可占250尤格,但每户占地总数不得超过1000尤格。所占土地永久使用,免交租金。超占部分收归国有,划为30尤格的份地分给无地的农民,此种份地须交纳少量租金,世袭使用,不得买卖或转让。肥沃的土地不在此法案之内。 材料三 为了加强军团的机动灵活性,军团中推行联队制。联队介于军团和连队之间,配有600名重装步兵,能够单独执行战术任务,独立进行军事行动。每个军团有十个联队,每个联队辖三个连队。联队制的作战方式仍保持三列队法……改革中还统一了军队的武器设置,分配了兵种,经过军事整顿,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 请回答:
三则材料分别指的是古罗马的哪几次改革?
第10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嘱》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捕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一文中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二 “美洲和东印度洋的发现,扩大了交往……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一一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请回答: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材料二说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我国远洋航海业起步早,但为何未能使我国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