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被告人,钱某,男,32岁,无业游民。2004年6月,被告人钱某在某县车站等车时偶遇某县自动化设备厂供销员方某,因同路相互攀谈而初识。2004年12月,被告人在某市时又遇到方某,交谈中被告人得知方某来该市办理申请出境赴香港的手续,乃心生邪念,自称是市公安局出入境办事处工作人员,并接过方某所带材料翻了翻,颇似内行地指出方某不符合申请出境条件。由于当时钱某身着警服,且双方自认有缘,方某对其深信不疑,乃求其帮忙。钱某拍着胸脯向方某保证,此事包在他身上,但同时向方某提出“打通关节需一些活动费”。方某当即将有关材料及“活动费”5000元交给钱某。后方某见久无回音,到市公安局一打听,乃知上当受骗,报案后钱某被抓获。在公安机关,钱某还交代了其于1997年12月在公共汽车上窃取他人财物卫500元的犯罪事实。问:本案应当如何定罪量刑?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被告人,钱某,男,32岁,无业游民。2004年6月,被告人钱某在某县车站等车时偶遇某县自动化设备厂供销员方某,因同路相互攀谈而初识。2004年12月,被告人在某市时又遇到方某,交谈中被告人得知方某来该…”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06年3月1日,林某(男,32岁,无业游民)在一饭店就餐,酒足饭饱后,林某将事先带在身上的蟑螂放进剩菜内,并叫来酒店负责人解决此事。酒店负责人见状连忙道歉,并答应免去部分餐费。林某不从,要求不但免去全部餐费,还要另外赔偿500元,否则将打电话找电视台曝光。酒店迫于无奈答应将餐费全部免除,并送一条价值百元以上的香烟,林某见目的已达到,便表示同意。但在离开酒店时,林某随手将酒店门边摆放的一只花瓶推倒摔碎,酒店保安将其拦住并报警,民警赶到后,要求林某到派出所接受调查,林某不但不从,反而对民警吵闹、谩骂、无理纠缠,后被强行带至派出所。林某的行为分别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A.敲诈勒索公私财物

B.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C.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D.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被告人王某,男,30岁,某厂技术员。王某与其妻方某自1992年6月结婚以来,感情一直较好,并生一男。
但被告人从1995年10月以来又与某工厂女化验员钱某(26岁,未婚)多次发生性关系。被告人为达到与钱某结婚的目的,产生了杀妻的念头。1996年4月10日夜里12时,被告人乘其妻方某熟睡之机,把早已准备好的电线接通电源,把电线的一端放在其妻方某右手中指上,意欲将其妻电死。方某触电后挣扎、呼救,非常凄惨。被告人见此情形,当即拔掉插销,将其妻扶起。其妻右手中指、食指被电伤。案发后,被告人供认不讳。

问:王某的行为是属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应如何认定和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甲某,男,29岁,农民。1997年12月中旬,甲某伙同其胞弟乙某(不起诉)在北京某高校一老教授家进行装修业务。甲某谎称包工包料,该老教授必须将钱一次性全部支付,他才能开工。该教授一次支付5万元材料费给甲某。甲某得款后便和其弟一去不返。案发后,被告人甲某被抓获归案。问甲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

A.侵占罪

B.职务侵占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张某(男,30岁,无业游民)长期唆使郭某(男,15岁,学生)盗窃校内财物,在两年内共计财物一万余元,他们是一路犯法?为何?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被告人王某,男,20岁,工人。被告人张某,男,19岁,工人。 1991年12月5日中午,王某在与张某闲谈时
说:“这几天赌博输了不少钱,想搞点钱花。”张说:“我认识的一位姓李的个体户很有钱,并且经常只有母子二人在家,可以到他家里搞。”二人进一步商定:当晚作案,先敲开李家的门,进去之后将母子二人捆起来、堵上嘴,找到了钱就走。尔后分头弄到了蒙面头、绳索、匕首等作案工具。当晚10时许。二人带上作案工具,一起来到李家门外,正准备敲门时,听到屋里面有搓麻将的声音。王便对张说:“里面人多,不好下手,下次再干吧?”张点头同意,二人当即离去。后因他案,二人被收审,交待了上述事实。 问:王某与张某的行为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本案应如何定性?怎样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一起抢劫案中,被告人杨某,男,17周岁;被害人周某,男20周岁;张某是杨某的辩护律师,刘某是周某的
诉讼代理人。在本案中,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人员可以是()。

在一起抢劫案中,被告人杨某,男,17周岁;被害人周某,男20周岁;张某是杨某的辩护律师,刘某是周某的

A.企业登记机关对企业设立的审查登记

B.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的人事审批

C.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的财务审批

D.行政机关对其直属事业单位的外事审批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被告人,孙某,男,31岁,农民。2004年6月,孙某写信给当地专业户,“借3万元钱给我买房子,10日下午5时40分你一人到某公园假山后找我,如果不带钱或带来他人,我们就要绑架你的女儿。”10日,孙某按自己定的时间来到某公园,远远看到假山旁有一人提包在等人,在他试图接近该人时,发现公园内游人较多,且假山旁经常有人出现,于是,他在公园内转了3小时左右,终未接近该人,只好放弃,走到公园门口处,被公安机关抓获。问:1)孙某构成什么罪?2)该罪的犯罪停止形态是什么?3)如果孙某是在将被害人的女儿劫持后写信的,孙某又构成什么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被告人林大伟,男,32岁,中国农业银行某县支行某镇营业所储蓄员。某县农业银行举办“888”有奖储蓄,公
开发行奖券,每张奖券面额为5元,定期1年,发行一组20万户,总金额100万元,共设四类奖2221个,其中特等奖1个,奖金1万元。1月12日,被告人林大伟在该县银行存款并代表营业所领取2万元奖券,回来后将奖券分摊给本所职工销售,自己负责发行2000元的奖券。3月12日,该县银行存款股副股长李某,带着该县西南山区未售完的1.5万元奖券到营业所,要求林大伟再承担1.5万元奖券的发行任务,并告诉林大伟,奖券必须在3月15日抽奖前发放完。3月14日,林大伟已售出11200元奖券,尚有5800元奖券未售出。3月11日上午8时,林大伟到镇供销社推销了5000元奖券,他在办理财经手续时,让出纳员将转账支票日期写为3月14日。当时林大伟没有把奖券交给供销社。上午9时许,林大伟骑车去县城看到摇奖结果,遂赶回镇里。林大伟将含有特等奖的800元奖券留下,将另外5000元奖券送给镇供销社。4月3日,林大伟找到其好友刘某到县银行兑现奖金1万元,占为已有。问题: 1.林大伟获得的1万元奖金属于谁所有?为什么? 2.林大伟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为什么? 3.林大伟的行为应该处什么刑罚? 4.有奖销售、有奖储蓄活动中的贪污行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如何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犯罪嫌疑人刘某,男,32岁,江西省吉水县人,无职业。2000年2月1日晚7时许,被告人刘某在南昌市郊区金
家山路口,遇到下课后骑自行车回家的邓某(男,时年9岁)。刘某曾经与邓某的父亲邓三平发生口角,为图报复,以骑车载他回家为名,将邓某骗到他在塘山乡长巷村所租的房间里,趁邓某不备,拿起羊角钉锤朝邓某的后脑部猛击数下,致邓某当场死亡。当晚11时许,刘某将邓某的尸体拖至屋后水塘边,绑上红砖,推入水塘沉尸灭迹。侦查终结后,市公安局将本案移送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市人民检察院受理后,于2000年5月12日,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死刑,被告人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当庭表示不上诉,于是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判决书送达被告人的日将该案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审阅报请复核的报告、死刑案件综合报告和判决书以及全部诉讼案卷和证据,认为本案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遂同意判处死刑,并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签发了执行死刑的命令。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刘某突然提出,他有重大事情要交代。经讯问得知:3年前发生在本市的两起特大抢劫银行案是他认识的范某等人所为。同时刘某还交代了范某的落脚处。根据刘某的交代,公安人员抓获了范某等人并印证其说的话。但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既然高级人民法院已经签发了执行死刑的命令,也只能将刘某执行死刑。问:本案在程序上有什么错误,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被告人朱某、齐某,当他们知道拐骗妇女到福建、浙江等地可赚大钱后,便花言巧语。诱骗未婚女青年陈某、
宋某上钩,答应到福建有好人家就落户成亲,不好就一同到来。当二女青年发现带她们去浙江肘.表示不愿意去,朱某威胁她们说:“要回去没那么容易,现在没钱,你们当老九(娼妓)也要搞到钱来!’陈、宋在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只得屈从,跟随到了浙江某地.被分别以11,000元和13,000元卖给当地的农民为妻。二被告获款后,给陈、宋各1.000元.商约5天后在某市等她们。几天后二女青年分别从男方家逃出,同被告一同回家,被告从所获赃款中,义给陈、宋各5,000元。问题:朱某、齐某应定诈骗罪。还是定拐卖妇女罪?请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案情:陈某,男, 46 岁,某校教师。吴某,男, 25 岁,无业。陈某的外甥。朱某,男, 20 岁,无业。吴某的

案情:

陈某,男, 46 岁,某校教师。

吴某,男, 25 岁,无业。陈某的外甥。

朱某,男, 20 岁,无业。吴某的朋友。

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万元钱。 2015年6月月到9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2000元作为往返路费。 2015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 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