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大学专科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如果学校将在数学课堂中试行主题式教学,你喜欢以下哪种方式()

A.以课本知识框架为指导设置主题

B.以身边事情资源为基础设置主题

C.根据学生自己兴趣设置主题

答案

A、以课本知识框架为指导设置主题

更多“如果学校将在数学课堂中试行主题式教学,你喜欢以下哪种方式()”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朱德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与主题式教学设计.课程.教材.教法,2002,(12);33-35.这是正确的期刊参考文献格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设计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面所提出来的问题。案例一课题:三角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设计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面所提出来的问题。案例一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设计: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2)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将它的内角剪下,试着拼拼看。

(3)与同伴交流有哪些不同的拼合方法。

由刚才拼合而成的图形,你能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l800这个结论的正确的证明方法吗?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分析问题: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的概念?(8分)

案例二

课题: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做一做

如下图.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正方形做成的图形,如果图像中含有1、2、3和4个正方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按图示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2)搭1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3)100个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4)如果用n表示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学生动手操作思考,互相交流不同的解决方法。

分析问题一:简要分析“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设计的作用?(6分)

分析问题二:一个好的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新教材学习目标?(6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张某从某师范专科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小学教数学。一年后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学生对
他意见很大,强烈要求换老师。学校经调查发现,张某不认真研究本专业知识,课前不备课或备课很简单,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教育组多次找他谈话,组织有关教师听他的课,但张某不接受对其教学工作的检查,甚至在成绩评定时,有意评低对他有意见的学生的成绩,个别的甚至有意评为不及格。学校经研究认为张某不再适宜担任该科教学工作,但又没有合适的科目,决定由他负责学校的治安、收发工作。张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教师,应担任教学工作,学校的决定侵犯了其教育教学权,于是向教育局提出申诉。

本材料中,学校是否侵犯了张某的教育教学权?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设计,回答问题。 谈心式评语 “你的选择题全做对了,其他的题有些也做得很好,真为你

阅读下面的教学设计,回答问题。

谈心式评语

“你的选择题全做对了,其他的题有些也做得很好,真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一个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是要有自信心,你如果一直这样努力下去,一定会成功的。”

“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这次答得不理想,下次再争取,真心希望你能战胜自己。”

“你的字写得棒极了。笔记记得也很好,看来上课是注意听讲了。”

“每天中午,我总是默默地站在窗前看你在操场上矫健的身影,联想起你热爱班集体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情和你身上具有的很多宝贵的东西。老师多么希望你在学习上也能像在运动场上一样积极,像对待班级事情一样认真,那你远在国外的父母和抚养你多年的祖父母将是多么高兴啊!”

问题:这是一位政治教师在学生课堂笔记和作业本上所作的评语。请你对这位老师所作的评语进行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目前学校中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A.合作学习

B.课堂自习

C.课堂问答

D.课堂讲演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第一环节是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 第二环节是学生通过活动发现那些前人已经发现的事实、 技
能或原理;第三环节是教师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是美国数学教学中()课堂数学活动的环节?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瑶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瑶族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

1.聆听《瑶族舞曲》,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2.能用乐器演奏部分音乐主题.并能自选主题填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

教学工具:磁带、录音机、竖笛、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乐曲《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演奏),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刚才播放的是由民族管弦乐演奏的乐曲《瑶族舞曲》,旋律优美动听。说到瑶族,你能否说一说你对它的认识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三、欣赏教学

1.播放《瑶族舞曲》(扬琴与乐队)。

2.提问:乐曲的基本情绪如何?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有几个音乐主题?

3.师总结。

4.出示乐曲的两个音乐主题:主题a,主题b。

5.再次聆听主题a,b在曲中的演奏。思考:这两个主题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6.根据你对作品的理解,自选主题填词演唱。

7.组织学生表演。

四、总结

1.将本单元的欣赏曲目编上序号,填到与其相关的中国分省(区)地图中去。

2.将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作比较,说说它们的差异有哪些?

3.课堂小结。

4.播放歌曲《阿西里西》。

五、小结与作业

1.作实践与创造第四题。

2.讨论、比较后分析总结。

3.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张某从某专科师范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教物理。一年后所教班级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学生对他
意见很大,强烈要求换老师。学校经调查发现,张某不认真研究本专业知识,课前不备课或备课很简单,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教育组多次找他谈话,组织有关教师听他的课,但张某不接受对其教学工作的检查,甚至在成绩评定时,有意评低对他有意见学生的成绩,个别的甚至有意评不及格。学校经研究认为张某不再适宜担任该科教学工作,但又没有合适的科目,决定由他负责学校的治安、收发工作。张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教师,应担任教学工作,学校的决定侵犯其教育教学权,于是向教育局提出申诉。

上述材料中,学校是否侵犯了张某的教育教学权?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
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下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其他同学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这是只公的。”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得高。”他自信地说。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老师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一位同学跑过来告状:“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他走过去,看见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这位老师说:

“一个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不如挖一个坑,把他安葬了吧!”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都来得有效!

问题: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老师的教学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案例:阅读下列有关“_元一次方程的实践与探索”教学片段。 (多媒体展示)学校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

案例:阅读下列有关“_元一次方程的实践与探索”教学片段。

(多媒体展示)学校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

单独完成需6天,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解:设两人合作需要x天完成,根据题意列方程:

解方程.得x=2.4。

答:师徒两人合作需要2.4天完成任务。

师:同学们对本题还有疑问么?

生:没有了!

(情境拓展)

师:真没有了?同学们想不想试着提出其他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呢?如果想,请把问题写下来。

教师的话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稍后。教师在整理学生们的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按照教科书的提示出了这样一个

问题。

(1)学校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一人先做一天再和另一人合作,需几天完成?

生1:这个问题简单,把一人先做的量从总量中扣掉不就行了。

师:你的想法很好!

生2(迫切地举手):老师,这道题出错了!问题说“一人先做”,可是没说哪个人先做啊。

生3:对,可能是师傅先做,也可能是徒弟。所以我们得分两种情况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3的回答赢得了师生们热烈的掌声,解答过程略。)

师:老师想把这个问题略加改动,还有信心挑战吗?

生(齐声):有!

(多媒体展示)

(2)学校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两人先合作一天再一人单做,几天完成?

很快.不少同学积极举手,脸上露出自信的表情。

生4:我发现问题(1)是先独做再合作,而问题(2)则正好相反。所以只要将两人合作的工作量扣掉就可以了。

生5:跟问题(1)类似,我们也要分两种情况解决。

师(a-出欣慰的笑容):/两4--.-"同学的分析太精彩了!看来大家已经感受到了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现在老师看看同学4r1-还提出了什么问题。

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期待老师展示下一个题目。

(多媒体展示)

(3)学校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两人合作,完成后共得报酬l 000元,如果按个人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报酬,那么该如何分配?

生6(按捺不住兴奋).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师傅和徒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6:4,所以师傅应得600元,徒弟应得400元。

师:你能灵活地应用师徒二人的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来解答此题,思维很敏捷呀!

师(故作困惑):现由徒弟先做l天,再由两人合作,完成后共得报酬450元。如果按个人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报酬,那么又该如何分配?

学生们认真思考着……

在问题(3)的启发下,许多学生对本题予以了正确解答。

问题:

(1)分析案例中教学过程的特点:

(2)根据案例内容,结合你的教学经历,说明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科书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历史必修1中对辛亥革命的教学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
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片段:

教师: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国内。各省的代表到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孙中山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谈谈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学生分小组讨论5分钟,各组代表发言5分钟。最后,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

问题:

(1)你认为在《辛亥革命》一课中安排这样的讨论主题是否得当?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课程内容体系说明理由。(10分)

(2)教师拟定课堂讨论的主题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6分)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