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力不从心
描述有心干某件事而客观性上(如人体)不允许。
源于《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末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意思是:心情不好怎么发泄?有能一天把自己的能量用在推行仁爱上吗?我都沒有看到能量不足的。这类人很有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2、力不从心
意思是有心愿和准备,但沒有能量付诸于完成。
南北朝·梁·惠皎《高僧传·义解·竺法旷》:“正恐力不从心耳。”
意思是:但也许有思绪做诗,但没有力气了。
3、心有余而力不足
指内心想干某件事,可是能量不足。
源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如列国心有余而力不足。”
意思是:好似世界各国都能量不够。
4、爱莫能助
意思是尽管心里关心怜悯,却沒有能量协助。
源于《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意思是:能抬起只有仲山甫,他人要想帮他也束手无策。
类似词:
1、束手无策:
意思是用不到能量,有心无力,指沒有工作能力或力不能及。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摆脱,即释迦牟尼亦束手无策也。”
心情不好怎么发泄?意思是此次的罪过过重了,不要说就是我摆脱不上,便是释迦牟尼来啦也没有办法。
2、力不能及:
力不能及,汉语成语,意思是能量达不上。
元·无名氏《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商纣王见兵势甚大,力不能及。”
意思是:商纣王看到另一方的气势太大,压根乏力抵御。
【提示】本解答系行家的个人知识、经验和理解,平台不保证其正确性,仅供参考。